时间: 2025-04-14 22:15:01 | 作者: 江南官方全站app下载
截至目前,小米官方尚未公布事故的具体原因,这起令人痛心的悲剧,宛如一记沉重的警钟,重重地敲给了造车新势力以及整个汽车行业。
回溯过往,小米以 “互联网思维” 为利刃,成功改写传统手机制造业的格局。从默默无闻到在手机市场叱咤风云,小米仅用了短短数年,便成为行业的领军者。此后,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,横跨数码、家电乃至服饰等多个领域,且均成绩斐然。
小米凭借手机业务,在市场上斩获了巨大成功,雷军顺势乘胜追击,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,试图复刻辉煌。
然而,汽车制造和手机研发有着本质差异,一味将手机行业思维模式,生搬硬套至汽车生产中,非常有可能是此次事故背后不可忽视的深层隐患。
3月29日晚,德上高速池祁段,小米SU7高速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后起火,车内3人不幸身亡。小米回应称,事发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,检测到障碍物后系统提示并减速,驾驶员随后接管,但悲剧依旧未能避免。
小米SU7宣传的“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”在关键时刻未能发挥作用;系统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过短;碰撞后迅速燃爆的原因,小米也未作出合理说明。
有专业人士分析,小米SU7标准版缺少激光雷达,夜间纯视觉识别能力欠佳,高速行驶时AEB触发存在风险,而此前宣传却展示其夜间120km/h能紧急刹停静止故障车,无疑,这正是智驾技术宣传与实际应用巨大落差的真实案例。
快是“互联网思维”的一个核心要点,小米手机正是凭借产品快速迭代迎合了市场,尤其喜欢大写特写新技术指标,而这种风气一旦带入汽车行业,便极易埋下安全隐患。
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曾在博文中强调,“我们造车的首要原则永远是安全。从硬件到软件,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,特斯拉都全方位追求安全的极致。”
不可否认,特斯拉也发生过一些事故,出现过汽车着火的情况,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员死亡的报道,更不可思议的是台湾某男明星驾驶特斯拉发生意外事故,车辆严重变形,他只是受了伤,住院疗养后康复。
汽车不是数码产品那样的快消品,作为承载生命的工具,安全始终应被置于首位,这也是众多百年车企坚守的底线,相比之下,一些从做快消品、软件出身的造车新势力,似乎过度聚焦于技术的炫酷与营销的噱头,恰恰忽略了汽车最核心的安全属性。
“互联网思维”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“追求使用者真实的体验”,一些公司为了迎合客户要,不但产品特意追求炫酷,营销宣传上简直毫无底线。利用各种媒体制造话题,夸大产品的优点,吸引消费的人的关注。然而,这种过度营销的模式,在汽车行业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。
手机更新换代快,使用场景相对简单,即便发生故障,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小。而汽车价格高、使用周期长,工作环境复杂,对安全性、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。
一些厂商将制造手机的理念硬生生的套用到汽车制造上,过度强调智驾功能,并通过营销夸大技术的成熟度,误导花了钱的人智驾功能产生过高期望,从而放松警惕。
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直言:“什么无人驾驶,那都是扯淡!现在就是高级驾驶辅助,仅仅而已。”
在王传福看来,无人驾驶背后的虚头巴脑,是资本的一场忽悠。人类已在这一领域投入几千亿美金,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,本质上就是一个价值3000 -5000块钱的高级配置。
这一系统能像“上帝之眼”,在驾驶员困意来袭打盹、短时间查看消息时,发挥关键作用,避免急性车祸发生。这确实给车主带来实打实的安全保障,但其价值远被资本夸大。
此外,在研发过程中,由于过于追求速度和成本控制,难免牺牲了对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打磨,这与汽车行业严谨的研发和测试标准背道而驰。
当国内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大肆宣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时,丰田、大众等外资车企却显得较为谨慎,甚至很多人盲目地嘲笑它们固步自封!
丰田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混动车型,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,稳步推进电动化与智能化进程。
这些外资车企并非不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,而是深知汽车行业的变革需要时间和沉淀。它们拥有庞大的传统业务体系,贸然全方面转型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。
此外,外资车企更注重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,在推出新技术前,会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,以确定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,避免给消费的人带来风险。
任何一家公司想要在汽车行业长远发展,必须摒弃用“互联网思维”造手机的成功路径依赖,回归汽车安全本质。
在智驾研发技术上,要加大投入,提升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,而非过度依赖营销手段。同时,建立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体系,确定保证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,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,对夸大宣传、忽视安全的车企进行严厉处罚。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,不被车企的宣传所迷惑,在享受智驾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,牢记自己是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。
小米SU7起火事件为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。只有摆脱对过往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,尊重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,将安全放在首位,汽车行业才能健康、可持续地发展,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。